大型仪器共享

共享的长明灯——记分析测试中心红外光谱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5-09-07点击数:

在二十四小时长明灯的照耀下,四台高性能红外光谱仪在马不停蹄地工作着,仪器周围始终环绕着实验教师和各个课题组的学生们。他们或专注地埋头制样,或仔细地操作仪器,或认真地分析数据,实验室里充满着勤奋严谨、努力向上的学习、研究氛围。这就是合肥工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红外光谱实验室的日常景象。



分析测试中心红外光谱实验室位于屯溪路校区昇华楼228室。实验室立足服务特色学科与区域产业需求,构建了以四台高性能红外光谱仪为核心的分析测试平台,并自主开发了多种分析测试方法,形成了覆盖常规检测、原位表征及定制化方法开发的全方位服务能力。实验室通过优化设备开放共享机制,实现了大型仪器的高效利用,成为支撑科研创新、服务地方产业的重要技术平台。

一、马力全开,高效支撑日常测试工作

实验室有两台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NICOLET 6700NICOLET IS50)、一台显微红外光谱仪(NICOLET IN10)和一台原位红外光谱仪(NICOLET IS50改装)。四台红外光谱仪性能相互配合、技术彼此补充,承担着校内外来自材料、化工、环境、食品等领域年均1.1万余份样品的测试与分析。实验室通过校内预约与校外合作两种渠道接收样品,采取委托实验教师与培养学生自主两种测试类型,实现了24小时全天开放,仪器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实验教师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非工作时间的测试类型,科学统筹,精准管理,在满足学校师生日常测试的基础上,还能优先保障重点重大科学研究项目。


二、管理规范,全力确保检测数据准确

合肥工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于2014年通过了国家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分析测试全流程都纳入CMA质量管理体系统一管理,检测数据可追溯、结果可复现,可以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红外光谱实验室也一直在CMA质量管理体系之下,通过标准化操作流程和仪器管理,向校内外出具快速、精准的红外光谱数据支持。同时,红外光谱实验室也参加了多项由国家计量认证高校评审组等部门组织的能力验证项目,通过外部检验来保证自己检测能力的高质量和高水平。



三、技术攻关,全面提升测试服务水平

实验室责任人宁宇老师深耕红外光谱测试十余年,不但能准确高效地完成日常测试任务,还能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研究开发红外光谱分析测试的新技术,助力技术创新与科研协同,赋能高水平科研创新。


宁宇老师针对软物质、能源材料等敏感样品,研制低温、高温及气氛可控的原位测试附件,扩展了原有设备的功能边界,实现了原位表征技术的突破。她为材料学院吴玉程教授课题组开发的原位红外测试方法,助力其在《Angewandte Chemie》(德国应用化学)、《ACS Nano》、《Adv. Funct. Mater》等顶级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揭示材料动态反应机制。

宁宇老师在跨学科合作创新方面也有所收获。她与机械学院摩擦所刘焜教授团队合作,首次开创显微红外技术分析摩擦磨损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解析了聚合物材料磨痕界面的分子结构演变规律,相关成果发表于《Polymer》、《wear》等期刊,为摩擦学机理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同时,她还与材料、化学、机械等学院的老师联合攻关,开发“红外+机器学习”数据分析模型,拓展相关技术在摩擦学、能源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场景。


四、服务广泛,重点助力产学研深度融合

要做好高校大型科研仪器的开放共享工作,开发社会服务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红外光谱实验室重点开发与校外企业的合作通道,成立了“校企联合技术小组”,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服务地方产业升级,针对企业痛点,开发绿色、高效的检测方案,形成“需求-研发-应用”闭环。实验室和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相关技术人员合作,为企业设计了一套基于红外光谱的窖泥品质快速检测方案,帮助企业及时监控酒窖泥的质量,保证了白酒的风味品质。



五、专利布局,持续推动成果技术转化

实验室注重红外光谱测试技术研发成果的技术转化与专利申请。目前宁宇老师已申请发明专利4项(已授权2项),涵盖原位测试装置、数据处理算法等领域,推动红外光谱测试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大型科研仪器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保障。持续推进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对提升国家创新整体效能、服务国家重大科技创新意义重大。近年来,各个高校都在稳步推进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工作,在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分析测试中心红外光谱实验室是合肥工业大学大型科研仪器共享事业的排头兵之一。谈到红外光谱实验室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工作的未来发展,宁宇老师深有感触地说:“国家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进程一直在稳步推进,各个高校、研究所和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检测平台都在更加深入地融入这项事业。仪器与仪器之间、实验室与实验室之间、单位和单位之间,也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开放共享实验室不能仅仅停留在基本检测上,而是应该最大程度地挖掘设备的使用价值、提升实验室开放共享的竞争力、做出实验室自己的特色和独门绝技。我们要通过开放共享最大化仪器的使用效率,避免重复购置与资源闲置;在保证校内测试服务数量和质量的基础上,重点开发仪器设备的新功能和检测技术新方法,解决传统方法检测瓶颈,提升核心竞争力;还可以开展跨学科团队合作,拓展和突破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在新兴领域的技术边界;在技术转化上,我们可以加强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与联动,以企业需求驱动技术创新,实现‘科研支撑产业、产业反哺科研’的良性循环。总之,设备共享是基础,技术研发是关键,学科交叉做突破,校企联动为抓手;分析测试中心红外光谱实验室要通过‘设备共享、技术赋能、产业协同’的三维模式,提升大型科研仪器的使用效能,力争成为区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努力成为全国高校大型科研仪器共享的排头兵!”


汪洋、宁宇/图、文 卢素改/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