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物理实验室按“大学物理”和“近代物理”课程实验,下设实验物理和近代物理实验室。
◎ 实验物理实验室
 实验室的基本情况
        实验物理实验室是在1999年通过资源重新整合、组建的新实验室,隶属于理学院。实验室2002年通过了安徽省教育厅组织的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合格评估验收,2003年被安徽省教育厅批准为首批省级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实验室位于翡翠湖校区4号实验楼,总建筑面积2893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81.15万元,仪器设备1663台套。实验室现有专兼职实验技术人员11人,其中副高职称2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及以下3人。
   专业涉及:电子与信息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等。
        实验室主任:梅忠义,副教授,硕士。
        电话:3831146

          
实验室主要功能和特色
       实验物理实验室以本科教学为中心,所开设的大学物理实验课是一门独立设课的必修课程,基本覆盖了我校所有的专业,也是学生接受大学教育最早接触到的一门系统而全面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实验教育课程。该课程包含物理学中的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近代物理学等内容的25个实验项目(其中14个必做,11个选做),并有一定数量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
   实验室拥有气垫导轨、迈克尔逊干涉仪、模拟和数字示波器、音频信号光纤传输技术实验仪、双光栅微振动测量仪、多普勒效应综合实验仪、CCD电视显微密立根油滴仪等仪器设备,为实验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技术条件和环境。
 实验室承担的主要工作
        实验物理实验室每学年承担全校理、工、管各专业110多个自然班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任务,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大学物理实验课分为2种类型,一是为理、工、管多数专业开设的大学物理实验A,54学时,开课1学年,学生人数约为4400人;二是为少数理、工专业(如数学、生物、化工等)开设的大学物理实验B,30学时,开课1学期,学生人数约为800人。实验室每学年完成教学人时数达26万。
 实验室建设与发展方向
   逐步建立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实施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和管理系统、学生网上选课、预约系统等现代化教学和管理手段。
   整合现有的实验内容,增加新的实验项目,注重实验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本科生知识结构与认知能力的协调性,进一步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的比例。
   加强教师和实验人员队伍的建设,拟通过自学、培训、进修、在职或脱产攻读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和实验人员的业务水平。在今后几年内,继续引进若干名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充实实验教师队伍,进一步加强实验人员队伍的建设,解决目前实验人员队伍年龄严重老化的现状。
   严格按照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要求,做好建设工作,全面提高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将大学物理实验课建成精品课程。

           

◎ 近代物理实验室
 实验室的基本情况
        近代物理实验室位于南校区的逸夫科教楼7楼,总建筑面积近30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00万元,仪器设备180台套。现有4名任课教师(均为副教授)、2名实验技术人员(其中1名高级实验师,1名高级技工)。
        实验室主任:任红,副教授。
   联系电话:2901465

             
实验室主要功能与特色
        近代物理实验室以本科教学为中心,所开设的近代物理实验课是一门独立设置的物理类专业基础实验课程,是继大学物理实验和电工电子实验以后,理论起点更高、综合性和技术性更强的一门实验课。它对于开拓高年级学生近代物理知识面,学习近代物理各主要领域中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实验方法和技术,运用近代物理实验技术和方法研究物理规律和物理现象,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课程包含近代物理学内容的16个实验项目,并有一定数量的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项目。目前可开设的11个项目为:夫兰克-赫兹实验、非线性电路混沌的研究、声光效应实验、椭偏测厚仪、光速测量技术、微波光学实验、核磁共振实验、气体放电中等离子体的研究、巨磁电阻的测量、高温超导材料特性研究、纳米颗粒的制备和研究。日元贷款仪器设备到位后可开设5个项目:塞曼效应、X射线探伤技术、 光栅光谱仪与光谱分析、光学平台技术、扫描隧道显微镜。
 实验室承担的主要工作
   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近代物理实验室每学年要承担理学院物理类专业近代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任务,其中面向应用物理学专业开设的近代物理实验A为必修课,48学时;面向微电子学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的近代物理实验B、C为选修课,32学时。实验室每学年完成教学人时数达11200。同时,为其他院系的相关专业开设近代物理实验课。
 实验室建设与发展方向
        逐步建立起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利用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和管理系统等现代化教学和管理手段,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
 整合现有的实验内容,增加新的实验项目,注重实验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与本科生知识结构与认知能力的协调性,进一步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的比例。
 加强教师和实验队伍的建设,拟通过自学、培训、进修、在职攻读或脱产攻读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和实验人员的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