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的基本情况
    水力学实验室是在原水力学、水工模型和水利机电三个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综合性实验室。历经45年的发展过程,已从单一的《基础水力学》课程的本科教学实验发展到能满足水利水电工程等相关专业课程的本科、硕士研究生教学实验任务及水利水电工程学科和市政工程学科的科学试验研究任务。
    本实验室在搞好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实验教学的同时,利用现有的仪器设备和人才优势,先后完成了水利部下达的《活动橡胶坝围堰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等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水内冰冰塞的形成及其演变规律的试验研究》等多项课题的试验研究,并且在桥位构造物的试验研究,丁坝及护岸建筑物附近的局部冲刷试验,公路路基冲刷防护的试验研究等取得一系列成果。其中《活动橡胶坝围堰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获首届国家科技大会奖,《水内冰冰塞和形成及其演变规律的试验研究》获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泵站压力水箱系列优化布置结构型式的试验研究》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四等奖,《泵站节能与综合技术改造研究》获安徽省星火三等奖。目前正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弯槽段冰寨形成与演变机理及其数值模拟》的试验研究任务。
      目前,实验室分布在翡翠湖校区和南校区,总的使用面积为2354平方米,其中《基础水力学》本科教学实验室设在翡翠湖校区1#实验楼303、305、309室,使用面积为284平方米;《水电站》、《水工建筑物》、《水泵与水泵站》及《专业水力学》等专业课的本科教学实验室设在南校区3号学科楼南附楼201室,使用面积为670平方米;另有为本科、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试验水槽,其面积为600平方米;及正在规划设计的水工模型大厅80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为240余万元(其中有提供设计流量为575 M3/h的动力泵房和槽宽40cm,长32m的试验水槽两座,和能进行弯道水流实验的槽宽60cm,长32m的S形试验水槽一座)。
    实验室现有本科以上专职和兼职的实验教师9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4人。
 实验室主任:方达宪,副教授。
    电话:南校区2901447  翡翠湖校区3831229

            

实验室主要功能与特色
    实验室以本科实验教学为中心,兼顾研究生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建设。现已成为为本学科本科生实验教学、研究生培养及科学研究的教学科研基地。
    实验室结合水利工程学科的研究方向,针对水利工程的特点,建立了具有特色的冰水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和水工水力模型实验研究基地。拥有水工水力模型试验的流量控制系统、尾水位控制系统及浪高仪、自动跟踪水位仪、智能流速仪等高精度的量测仪器设备,以支撑学科特色建设。
    在培养学生素质和动手能力方面,实验室自行设计制造的水击调压实验仪,利用计算机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测定输水压力管道沿程压力值和调压室水位波动情况,解决了该项实验在相关院校仅能定性而不能定量实验的问题。增设的双变坡实验水槽和变底坡实验水槽,为设计性实验内容和项目创造了一个良好条件,为培养水利水电工程专业高层次、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实验室承担的主要工作
    实验室主要承担了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力学、环境工程等专业的水力学、流体力学、水电站、水泵与水泵站、水工建筑物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本科实验教学任务,每学年完成本科生实验教学人时数达64064。承担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市政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实验室内的实验教学和科研任务、承担水利工程、市政工程、土木工程及环境工程等学科的国家和省部级基金、攻关项目及横向生产课题。
    实验室认真执行其管理、服务职能,充分协调本科教学、研究生培养、科学研究三者运行过程中的关系,真正做到管理有序、资源共享。
实验室建设与发展方向
    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在整体上适应学院发展的主要方向,与培养应用型、工程类人才和社会需求相适应,体现学科特色,为教学科研和学科学位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和优质服务,为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充分运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强化实验室内部资源的合理调配,为水科学及相关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针对水科学等相关特点,学校已调配的800平方米的模型试验大厅,在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做好规划设计,力争在2006年投入使用,并通过校院经费扶持,添置一些高、精、尖的量测仪器设备,力争进入国内同类实验室的先进行列。